中國紙業門戶網站
首頁 新聞紙業印藝企業數據搜索展會社區 服務
 
 
 

我國書刊印刷業的概況與發展趨勢展望

 

    為了促進我國印刷業的發展,使其更好地為三個文明建設服務,政府有關部門先后發布了《建立外商投資印刷企業暫行規定》、《利用外資改造國有企業暫行規定》、《國有大中型企業改制分流實施辦法》等相關政策法規。此外,海關部署在2002年初公布,再次降低部分進口印刷設備、紙張及紙制品的進口關稅,這都為我國印刷業在新暑期的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與北京印刷集團有限現任公司聯合對分布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41家印刷企業進行了調查。2002年與2001年相比,各項指標都有一定的提高。主要原因是所調查企業基本上是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書刊印刷骨干企業。這些企業在上級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加大改革改制力度,現已成為代表我國書刊印刷業發展方向的有較強競爭力的印刷企業。如2001年8月和12月相繼成立的山西新華印業集團有限公司和湖南新華印刷集團,經過磨合,于2002年正式運作,從一年來單位的生產,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完成的情況看,都取得了好的經濟效益。     

    同時,國家及省級書刊印刷定點企業生產指標及主要經濟指標有所提高。根據新聞出版部署發布的《2002年全國新聞出版業基本情況》,2002年全國新聞出版業書刊印刷兩級定點(國家定點、省級定點、現已取消)企業1155家,比2001年減少5家。其中:國家定點企業286家(包括出版系統國家定點企業79家);省級定點企業869家(包括出版系統國家定點企業79家);省級定點企業869家,比2001年減少5家。2002年兩級定點企業生產指標和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與2001年相比增減百分比情況如下。
   
    兩級定點企業的生產指標
    
    (1)書刊排字168.99億字,比2001年下降1.23%。其中國家定點企業排字69.72億字(占總排字量的41.28%)比2001年下降0.53%。
  
    (2)書刊印刷6687.34萬令,比2001年增長8.1%。其中國家定點企業完成3341.6萬令(占書刊印刷總量的49.97%),比2001年增長8.29%。

    (3)膠印印刷14190.32萬對開色令,比2001年增長13.21%。其中國家定點企業完成7926.2萬對開色令(占膠印印刷總量的55.86%),比2001年增長20.83%。

   (4)書刊裝訂5355.3萬令,比2001年增長14.54%。其中國家定點企業完成3304.18萬令(占裝訂總量的61.7%),比2001年增長17.48%。

    (5)印刷用紙10764.37萬令,比2001年增長17.91%。其中國家定點企業用紙5438.66萬令(占用紙總量的50.52%),比2001年增長18.73%。  

    2002年兩級書刊印刷定點企業,除排字量比2001年略有下降外,書刊印刷、膠印印刷,書刊裝訂比2001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隨著計算機技術在出版領域的推廣和應用,書刊排字,制版逐年從書刊印刷企業轉向出版社和排字、制版專項企業,這是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  

    我國跨媒體出版發展較快,這無疑給傳統的紙載體出版物帶來一定的沖擊。但2002年全國兩級書刊印刷定點企業的書刊印刷、膠印印刷、書刊裝訂比2001年分別增長了8.1%、13.21%、14.54%。這充分說明,受人們閱讀和紙載體出版物特點的影響,在今后若干年內,書刊印刷的絕對量還會逐年增加。根據新聞出版總署制定的新聞出版發展規劃,為滿足新聞出版業發展的需要,到2010年書刊印刷生產能力將達到2000年的1.5倍,多色膠印印刷的生產能力將是2000年的2倍。

書刊印刷國家定點企業盈利與虧損

    (1)書刊印刷國家定點企業共286家,盈利單位199家(比2001年減少6家),占國家定點企業的69.6%。利潤總2.81億元,比2001年下降30.96%。

    (2)書刊印刷國家定點企業虧損85家(比2001年增加6家),占國家定點企業的29.4%,虧損額1.49億元,比2001年增長9.56%。

    (3)盈虧相抵實現利潤1.32億元,比2001年下降51.29%。
   
    國家書刊定點企業生產任務增加,盈利企業減少,利潤總額下降;虧損企業增加,虧損額增長,盈虧相抵,實際利潤下降,而且下降幅度很大。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印刷工價的降低,其次是由于書刊印刷生產能力大于出版實際需求。為了占領市場,企業間惡性競爭,相互壓價,有些價格甚至接近或低于成本價,采取堤內損失堤外補的辦法,達到占領市場的目的。一些貧困地區將彩色課本全部或部分改為黑白課本等,也減少了企業的收入。再加上企業管理成本的增大,造成全國書刊國家定點企業經濟效益不高,利潤大幅度下降?傊鎸θ绱酥嗟奶潛p書刊印刷企業,有關部門應給予足夠的重視。

    書刊印刷企業應做好幾件事

    1. 加快體制改革的步伐

    改革是推動企業發展的強大動力。只有通過改革才能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近年來,特別是入世后,我國書刊印刷業加快了改制的步伐。繼沈陽新華印刷廠、上海中華印刷廠改制后,又有山西新華、湖南新華,安徽新華等單位在2001年底至2003年初完成了改制任務。目前有不少企業正在做改制調研或改制的前期準備工作。

    2.進一步加大技術改選力度

    先進的印刷設備與技術是提高工作效率,企業競爭力和產品質量的重要保證。凡是經濟效益較好的單位,無不重視技術改造。近幾年我國印刷業技術改造投資越來越大,引進國外的先進設備與技術,提高了競爭力,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但目前我國印刷設備的總體水平,還遠不及發達國家。據有關部門統計,全國先進的四色單張紙印刷機數量還不到膠印機總量的20%,截止2003年9月底,CTP設備在全國的裝機量也只達到226臺套。設備的落后,導致了產品質量,生產效率,經濟效益不高。因此,在今后的一段時期內,書刊印刷企業要注意技術改造的投入,因地制宜,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3.大力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

    企業信息化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標志。企業信息化,就是把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網絡技術引入企業的經營和管理活動當中,其最終目的的是提高企業的現代化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售后服務質量,增強競爭能力,增加經濟效益,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我國印刷企業信息化建設的任務艱巨,而且又面臨著資金少,人才少的問題。除此之外,書刊印刷企業還要學習先進的5S現場管理方法,提高現場管理水平,積極創造條件,開展ISO9000的認證等工作,將我國書刊印刷業全面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原定點書刊印刷企業面臨的問題

    1.撤消書刊印刷定點制度
       
    原國家,省級兩級書刊印刷定點企業共1155家,但負著全國絕大部分圖書、期刊的印刷、裝訂任務。2002年我國出版圖書170962種、期刊9029種,兩項合計總印張562.83億印張,折合用紙132.44萬噸。以2002年為例,占兩級書刊印刷定點企業24.76%的286家國家定點企業,完成了2002年49.97%的書刊印刷、55.86%的膠印刷印刷、61.7%的書刊裝訂任務。占兩級書刊印刷定點企業6.84%的79家出版系統國家定點企業,完成了2002年22.48%的書刊印刷,28.71%的膠印印刷、34.01%的書刊裝訂任務。
   
    從上面的數字看出,不足兩級定點企業25%的國家定點企業,完成了總量50%-60%的書刊印裝任務;僅占兩級定點企業不到7%的出版系統國家定點廠、完成了總量22.48%-34.01%的書刊印裝任務。其主要原因是,除國家定點企業規模大、技術力量強、設備先進外,更重要的是他們(尤其是出版系統的國家定點企業)得到了政策上的保護,有比較充足的生產任務。   

    撤消書刊印刷定點制度后,意味著原定點企業將失去政策的保護,在市場中將與所有的印刷企業平等競爭。這勢必使原來本該是定點企業的任務轉移到其他印刷企業,造成原來定點企業資源短缺,經濟效益受到很大的影響。

    2.實行課本印刷招標制   

    絕大多數中小學課本印刷任務的下達權掌握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出版局(總社)。因此,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避的直屬廠,長期以來在印刷中小學課本上得到政策上的保護是很自然的(一般各省的新華廠每年少則可分到本省課本總量的50%,多則可拿到90%的任務),業內人士稱這種現象為“肥水不流外人田”。   

    長期以來,出版系統的書刊印刷廠主要靠課本印刷的收入來維持其發展,但是這種局面不會維持多久。原因是1997年2月1日實施的《出版管理條例》已明確規定“中小學教科書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審定或者級織審定,其出版、印刷、發行單位由省以上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門、教育行政部門會同價格主管部門以招標或其他公開,公正的方式確定。”《出版管理條例》還規定“除以上方式確定的單位外,其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從事中小學教科書出版,印刷,發行業務”。

    3.政企業分開

    按建立現代企業的要求,隨著體制改革的深入發展,政企分開是大勢所趨。新聞出版總署直屬的11個全資、5個控股與參股的生產,科研,物流事業單位,已于2003年2月28日正式與新聞出版總署脫鉤,建立了中國印刷集團公司。全國各大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局的直屬書刊印刷廠與出版局脫鉤的日子為期不會太久。

    4.加強競爭

    新聞出版總署2003年4月11日發布了關于《印刷企業“十五”后三年總量、結構、布局宏觀調控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提出“在宏觀調控印刷企業數量的前提下,發展出版物印刷”的指導思想。預計全國出版物印刷企業數量增長速度每年不高于3%,到2005年底,出版物印刷企業預計為6000家(2002年底為5507家)左右。按照《指導意見》的要求,到2005年底新增出版物印刷企業在500家以上。值得注意的是今后新增的出版印刷企業,絕不再是一般書刊印刷企業的重復建設,而是一批科技含量高,設備先進,注重環保印刷技術應用,具有一定競爭能力的新型書刊印刷企業。此外,隨著三資書刊印刷企業的壯大,不可忽視的民營書刊印刷企業的發展將與原有的定點書刊印刷企業展開更加激烈的競爭。

 
專家簡介
 
簡介:  
 
 
公司簡介 | 本站動態 | 服務條款 | 版權條例 | 免責條款 | 聯系方式 | 公司招聘 | 意見反饋
Copyright @ 2000-2004. JingHua Paper Inform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紙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