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紙業門戶網站
首頁 新聞紙業印藝企業數據搜索展會社區 服務
 
 

實施造紙工業的可持續發展

陜西科技大學管理學院 王海剛
 

    實施可持續發展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重要方面,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一項重要目標。造紙工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造紙工業要發展就必須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必須實施可持續發展,這樣造紙工業才具有生命力。

1.可持續發展的涵義

    20世紀80年代,可持續發展概念(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一經提出,便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1980年,世界自然保護同盟(IUCN)在《世界保護戰略》中最早提出了可持續發展概念,1987年,國際環境和發展委員會在《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中進一步闡述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將環境保護視為與經濟發展同等重要的戰略目標。

    各國際組織及專家學者從不同角度對可持續發展的概念進行了概括,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從自然屬性定義。尋求一種最佳的生態系統以支持生態的完整性,是以不超越環境系統更新能力的發展。(2)從社會屬性定義。在生存于不超出維持生態系統承載能力的情況下,改善人類的社會生活品質。(3)從經濟屬性定義。經濟發展是在不降低環境質量和不破壞世界自然資源基礎上的經濟發展。(4)從科技屬性定義。用更清潔、更有效的技術,盡量減少能源及其他自然資源的消耗,盡量減少污染,以保護環境質量。其著眼點就是建立極少產生廢料和污染物的工藝和技術系統。

    可持續發展強調經濟、環境和社會協調發展,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既使經濟得到發展滿足人類需求,又使生態環境得到保護,不對后代的生存和發展構成危害。

2造紙工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造紙工業是與國民經濟發展和人類文明發展息息相關的重要行業。一方面,紙張在人類文明發展中具有極其重要意義,推動了人類文明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另一方面紙和紙板是國民經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資,其用途已擴展到國民經濟的各個部門,且造紙工業產業關聯度較大,已成為一個涉及許多部門的重要行業,如林業、農業、機械制造、化工、熱電、交通運輸、環保等產業,對上下游產業的經濟均有一定拉動作用,造紙工業已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紙和紙板需求量日益增長,年平均增幅達4.9%。2002年我國紙和紙板的生產量為3780萬t、消費量4332萬t,居世界第二位,僅次于美國。2002年我國GDP為102398億元, 其中造紙工業為1398億元,當前我國年人均消耗紙量為33kg,約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而發達國家和地區年人均消耗紙量達200多kg。造紙工業是為數不多的需求不斷擴張的行業之一,據有關部門預測,到2010年我國紙和紙板消費量將達到7ooo~8000萬t,有望超過美國成為紙的第一消費大國。大力發展現代造紙工業,使其成為我國新的經濟增長點,勢必對我國國民經濟的增長產生重要的影響。

3影響我國造紙工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

    從經濟學角度看,可持續發展的核心首先還是要發展經濟,但必須保持經濟、環境和社會的協調發展,造紙工業對CDP增長的貢獻率不容忽視,發展造紙工業關鍵是要走一條新型工業化道路,實施造紙工業的可持續發展,分析影響我國造紙工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就顯得尤為重要。

3.1 原料結構不合理且生產所需主要資源稀缺

    造紙工業是較為典型的資源密集型行業,其纖維原料結構不合理及供應不足嚴重制約了我國造紙工業的發展,也是影響其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社。

    當前我國紙漿總消費中,木漿比重為23.1%(其中國產木漿比重不足7%),非木漿比重為32.9%(其中禾草漿比重占24.2%),廢紙漿比重為44%(其中進口廢紙漿比重占17%)。這與國際造紙工業木漿62.6%,非木漿3.4%,廢紙漿34%的原料結構相比,有較大的差距。由于我國多采用草類纖維制漿,產品質量低,不能適應高質量、高強度紙品的市場需求。

    據推測,到2015年,我國造紙所需木材原料缺口約3600萬m3,其他纖維原料缺口約1840萬t。造紙用原料資源稀缺已成為制約我國造紙工業發展的瓶頸,造成這種資源稀缺的局面并非我國造紙工業已無原材料可用,而是對資源的利用缺乏系統性指導,造成資源的浪費,使已有的潛在資源供給在轉化成現實供給的過程中出現了機能性障礙,形成資源的相對稀缺。如我國每年木材消耗量32億m3,工業消耗占31.3%,其中造紙用木材僅占3.5%,而68.7%的消耗量用做燒材、林業內部自用、以及林區浪費。著減少燒材量,禁止一次性木筷,減少林區浪費,就能使造紙用木材量從3.5%提高到10%,即每年可有3200萬m3木材可供造紙使用。

3.2 工業污染仍較為嚴重

    造紙工業污染問題一直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已對丁些污染嚴重的造紙企業實行了關停并轉,造紙企業的污染問題得到了初步治理,治污技術水平顯著提高,但目前造紙企業的SO2排放,廢水、固體廢料及其他廢氣的排放對周圍環境污染仍較為嚴重,環境污染治理工作不容忽視。

3.3 生產過程中資源消耗過大

    我國造紙工業生產過程中資源消耗過大,造成生產成本相對較高。我國噸漿紙的綜合能耗為1.55~1.7t標煤,而世界造紙先進水平,噸漿紙的綜合能耗為0.85t標煤;我國漿紙綜合水耗約300m3,其中噸紙水耗100m3,而世界先進水平噸漿紙綜合水耗為35rrf,其中噸紙水耗10m3。

3.4 生產所需資金匱乏

    造紙工業不僅是資源密集型產業,也是典型的資金密集型產業,F代造紙工業建設規模大、起點高,百元產值所占用固定資產相當石油弋化工、冶金等工業。每萬噸紙漿生產企業投資約1.2~2.0億元,每萬噸紙及紙板生產企業投資約1.0-1.2億元。目前造紙企業自有資金不足,籌資能力差,融資渠道單一,致使技術改造或擴建項目都十分困難。

3.5 技術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差距

    當今世界制漿造紙工業已形成了高速、高效、高質量、低消耗、連續化、自動化的生產技術體系,確立了以木材纖維為主的原料結構,制漿技術向低污染、低能耗和充分利用纖維資源等方面發展。紙機向寬幅、高速、高質量、低消耗、自動化方向發展。近年來,我國大量引進國外技術設備,這對我國造紙工業技術水平提高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但造紙行業整體技術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注重技術引進的消化吸收,不斷提高造紙行業整體技術水平是發展造紙工業的關鍵。

4.1 建立造紙工業可持續發展指標評價體系

    造紙工業必須與社會、經濟和環境協調發展,應盡快建立我國現代造紙工業可持續發展模式,加快建立我國造紙工業可持續發展指標評價體系,根據建立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的基本原則,即全面性原則、發展性原則、特殊性原則、可操作性原則和側重性原則,探討完善合理的造紙工業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十分必要。筆者在下圖中提出了我國造紙工業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框架。

4.2 加快林紙一體化建設

    我國從南至北完全具備生長針葉樹、闊葉樹的自然條件,森林面積與積蓄量居世界第五位,高于日本和北歐三國(瑞典、芬蘭、挪威)之和,但我國木材造紙量卻大大低于日本和北歐三國之和,我國木材造紙是有很大潛力的。我國人工林造林保存面積4666.69萬ha,且每年以400萬ha的速度在發展。木材造紙是造紙工業發展的趨勢,而林紙一體化是造紙工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加快我國林紙一體化建設的條件已經具備,如速生豐產林品種的選擇,造紙企業自營速生豐產林建設等方面都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以寧夏美種紙業為例,2002年春,在寧夏、甘肅、內蒙古三省區沿騰格里沙漠邊緣,縱深200km范圍,造林17.4萬mu,育苗1500mu,既有效治理了荒漠,又為造紙提供了原料。國內一些大型造紙企業,如岳紙集團、南紙集團等在這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績。加快我國林紙一體化建設,政府要給予相應的優惠政策、如土地提供、財政支持及稅費減免等。

4.3 建立完善的廢紙回收體系

    利用廢紙作為造紙原料,既可減輕污染,保護環境,還可以減少森林砍伐,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都十分突出,是造紙工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世界各國都試圖提高廢紙回收利用率,2001年我國廢紙用量已達到1683萬t,占紙漿總消耗量的44%,而廢紙回收率不到30%,遠遠落后于歐洲發達國家水平。這主要是我國缺乏完善的廢紙回收體系,廢紙被作為垃圾焚燒或填埋,造成資源的浪費。加快廢紙回收體系建設,制定廢紙回收分類標準迫在眉睫。只要重視廢紙田收利用這個問題,就會取得很好的效果。浙江省從20世紀80年代起,優化造紙原材料結構,逐步提高廢紙的利用率,每年使用廢紙超過240萬t,廢紙利用率達到76%,高出全國平均利用率38個百分點,也遠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有效保護了生態環境。

4.4積極推行ISO14ooo環境管理體系標準,實施清潔生產

    國際標準化組織1995年公布了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標準后,受到各國政府的重視。積極在我國造紙企業推行ISO14000標準,旨在通過建立、實施科學的環境管理體系,達到預防、有效控制污染的目的。其核心內容包括持續改進、污染預防、環境政策、環境項目或行動計劃,使環境管理與生產操作相結合。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的建立與認證不僅能有效地控制污染,而且使企業樹立起良好的清潔生產形象。

    造紙工業要實施可持續發展,企業在生產的全過程中實施清潔生產勢在必行。2003年1月1日我國正式實施《清潔生產促進法》,這為我國造紙工業實施清潔生產提供了法律保障。當前我國造紙工業清潔生產的首要環節是蒸煮廢液處理,這是造紙工業能否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清潔生產的最終結果是企業管理水平、生產工藝技術水平得到提高,資源得到充分利用,環境從根本上得到改善,清潔生產使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達到統一。

4.5 進一步加快造紙工業的技術改造

    我國造紙工業必須加快技術改造步伐,提高裝備水平,實現造紙工業現代化。對于重點造紙技改項目,國家應加大資金支持力度,把國家投資與充分利用外資結合起來,既要重視從國外引進先進設備和技術,更要注重引進設備和技術的消化吸收,對現有設備進行技術改造,加快新技術、新工藝的生產轉化,推進中國造紙工業現代化建設進程。

4.6 加快紐建造紙企業戰略聯盟

    經濟全球化使各國國內市場的地域性限制被打破,國際紙業跨國公司紛紛到中國投資設廠,利用我國低廉的勞動力,擴大規模,降低成本,以提高競爭優勢。我國造紙企業規模小,集約化程度低,聯合、重組、兼并以擴大規模是造紙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否則,就只有被市場所淘汰。企業間由于背景不同,企業文化的差異,企業的聯合、重組、兼并也非易事,組建企業戰略聯盟能有效克服其中的一些障礙,形成雙贏或多嬴的局面。

4.7 加快造紙產業市場結構的多元化發展

    經濟全球化使我國國內市場日益國際化,為我國紙業市場結構的多元化發展提供了可能。近年我國民營、外資造紙企業發展迅速,已成為推動造紙工業蓬勃發展的生力軍。這種多元化的市場競爭格局,有利于資源優化配置,也有利于我國造紙工業整體水平的提高。

5.結束語

    造紙工業要發展,就必須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必須實施可持續發展,雖然會存在許多現實的困難,但只要轉變觀念,不要將造紙工業的發展和環境保護對立起來,使其協調發展,實施造紙工業的可持續發展,這樣造紙工業將成為大有希望的朝陽產業,將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專家簡介
王海剛
 
簡介:  
 
 
公司簡介 | 本站動態 | 服務條款 | 版權條例 | 免責條款 | 聯系方式 | 公司招聘 | 意見反饋
Copyright @ 2000-2004. JingHua Paper Inform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紙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