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紙業門戶網站
首頁 新聞紙業印藝企業數據搜索展會社區 服務
 
 

新千年我國造紙行業面臨新課題探索發展之路

胡宗淵
 

  進入新世紀,我國國民經濟現代化建設進入第三步發展階段,整個國民經濟仍將以較高速度繼續發展。目前,我國即將正式加入世貿組織(WTO),全國各個行業都面臨機遇和挑戰。我國造紙工業今后如何適應發展?發展前景如何?大家都非常關注。我認為我們應先正確認識我國造紙行業現狀和其固有特點,正視今后發展趨勢和要求,冷靜分析思考,認真探討如何促進我國造紙行業持續、健康向前發展。

    我國造紙工業現狀

    1999年我國紙和紙板總生產量達到2900萬噸,己連續多年居世界第3位;仡櫧▏跗,僅才10.8萬噸,改革開放前1978年才438.7萬噸,這五十—多年來我國造紙工業發展很快,產量增幅很大。基本上是持續穩步發展并與國民經濟發展保持了同步前進。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1978—1990年平均增長率為10%,1990—1995年高達15.4%?茖W研究成果也很顯著,產品品種增加,產品質量和檔次也不斷提高,產品結構由數量型和單一品種向質量型多品種轉變,紙和紙板的比例也更趨合理,1994年產品自給率為97%,紙張產品基本上可滿足國內低消費水平需要。近年來,許多造紙企業加快了技術改造步伐,廣泛開展國際技術交流和經濟合作,先后從國外引進技術和設備,使企業的工藝裝備和生產技術有很大提高,個別企業已達到或接近當代世界先進水平,在產品質量和檔次方面有較大飛躍,與國外差距在逐步縮小。同時,又積極吸引和利用外資,鼓勵外商來國內投資建廠,先后建成一批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大型合資項目,也有獨資項目,使我國造紙向現代造紙工業加速邁進。這一切都是令人興奮,非常可喜現象。

    隨著我國經濟飛躍發展,這些年國內紙張消費市場需求,日趨旺盛,從90年到現在全國紙和紙板的總消費量每年是以12%的速度遞增,目前約為3400一3500萬噸,己居世界第2位(僅次于美國)。從1996年以后,國內紙張總消費量就高于總生產量,但從全國人均紙張消費量來看,至今只有26公斤左右,僅是世界人均消費水平的一半,更遠遜于發達國家人均200—300公斤的消費水平。因此,我國紙張產品市場蘊藏著巨大潛力,我國造紙工業發展前景廣闊。在當前國內商品市場普遍處于過剩的狀態下,我國造紙工業卻是少有的消費量增長大于生產量增長的一個行業。巨大而明析的市場空間,表明了我國造紙行業是今后2l世紀很有希望的“朝陽工業”。

    我們雖己取得很大成績,紙張總生產量和總消費量都己排居世界前列,但是,我們應該清醒看到,當前我國造紙工業還存在許多矛盾和問題。和造紙發達國家比,都有相當大差距,我們雖已是世界上一個“造紙大國”,但遠遠不是“造紙強國”。從90年代中期以后,國內紙業市場供求關系發生很大變化。一方面是以木漿為原料的高檔產品短缺,而另一方面是國內許多企業所生產的一般較低檔紙張,在市場上相對過剩而積壓滯銷。這主要是我國造紙工業多年來的高速增長是粗放式的增長方式。在90年代以前,國內紙張市場一直被短缺所困擾,為了消除短缺,增加供給,發展目標就是把追求數量擴張,擴大生產能力作為重點,這在當時情況下,也是形勢的需要,有其客觀的必然性。但也應該承認,在過去特殊的歷史條件  下,限于國家木材資源缺乏和建設資金不足的客觀因素,加上我們在主觀認識上和實際工作作法上也存在不少問題,使我國造紙工業在半個世紀的發展過程中走的是一條以草類纖維為主要原料和小紙廠為主體的獨特道路,這就留下了不少隱患。當國家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換之后,面對改革開放的新形勢,國內買方市場的形成,商品激烈競爭和國內市場國際化的大環境,我國造紙工業結構上的問題和弊端嚴重暴露出來。產量不平衡矛盾愈來愈突出。原料結構不合理,木槳比重小,非木纖維比重大。高檔產品生產能力小,現有企業產品檔次低。企業數量多,規模小。大多數企業的裝備水平比較低,工藝技術相對落后,物料消耗大,勞動生產率低,生產廢水對環境造成污染相當嚴重,和國外比有很大差距。加上這些年又受原料能源價格上漲和工廠管理水平下降的影響,產品成本高。因產品質量低,價格高,在市場上缺乏競爭能力。不少工廠負債率高,企業虧損,經濟效益不好。同時,我們也看到這一、兩年整個造紙行業已從高速增長逐漸減緩。這許多問題不能不讓人憂慮。

    我國造紙工業面臨的難點問題:

    (一)紙張消費需求與供給愈來愈不平衡。

    紙張市場需求潛力巨大,供給不足。根據有關部門對市場需求多次預測表明,我國紙和紙板的消費總量2000年是3600—3800萬噸。到2005年將是5000萬噸,到2015年可能將達到8000萬噸。綜合考慮我國造紙行業發展的基礎條件,最近行業主管部門在造紙發展“十五”計劃和未來15年規劃中初步擬訂總產量指標是:2005年為3800—4000萬噸,到2015年為6000—6500萬噸。從這幾年實際情況看,不足部份都從國外進口來補充。這樣今后從國外進口數量逐年將大幅度增加。據統計1999年我國進口紙、紙漿、紙制品及廢紙總量1200多萬噸,其中紙和紙板652萬噸,紙漿309萬噸,共耗用外匯56億美元。我國造紙行業是我們輕工行業中第一進口大戶。按上面數據計算,到2005年缺口紙和紙板1000—1200萬噸,到2015年缺口1500一2000萬噸,供需間差距愈來愈大。

    (二)加快造紙工業發展,需要巨額建設資金。

    造紙工業屆資金密集型產業。我國造紙工業要加快發展,必須增加生產能力。者企業也必須進行技術改造,企業還要治理污染,這都需要資金,而且投資金額很大。當前一個具有一定規模的新建、擴建、和技改項目,沒有10億以上,甚至幾十個億不行。據有關部門測算,從今后到2015年,我國紙和紙板擬新增生產能力4300萬噸,新增紙漿生產能力430萬噸。其中到2005年擬新增紙和紙板生產能力1400萬噸,新增商品紙漿生能力150萬噸,估算投資額需1600億元。

    2005—2015年紙和紙板擬新增生產能力2900萬噸,新增商品紙漿能力280萬噸,估算投資額3300億元。也就是到2015年總計需投資4900億元。平均每年需投資規模約320—330億元?墒,當前我國造紙業投資額年均才約100億元。解決如此巨額資金將是我國造紙行業面臨的大課題。

    (三)我國造紙工業和國外差距很大。

    現今世界現代紙業面對市場全球競爭和對生態環境保護形勢要求,都是以木材(低成本木材并包括廢紙)為造紙主要原料,企業生產規模和主要裝備向大型化發展,工藝技術先進,加速科技進步,為提高產品質量,增加產品品種,降低消耗,減少污染,實現高速、高效、高科技、高自動化水平的現代化造紙工業。造紙工業在全球工業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經濟發達國家如美國、日本、加拿大和北歐都把造紙工業作為國家支柱產業,都擁有發達的造紙工業。世界造紙工業發展成功經驗最重要的一條,是以木漿為主要原料,大力發展速生豐產林,大規模建立造紙原料林基地,實現林紙一體化。在制漿造紙生產工藝方面做到幾乎無污染的清潔生產。而我國幾十年來造紙工業走的是以草類纖維為主要原料和小紙廠為主體的發展  道路,帶來了一系列問題和嚴重后果,值得我們認真總結經驗教訓與思考。

    (四)我國造紙工業需迎接“入世”的挑戰。

    我國即將正式加入世貿組織。對國家經濟建設全局是有利有弊,利大于弊。對我國造紙行業,也同樣是有利有弊。根據世貿組織有關規定,在“入世”后我國的進口關稅將進一步降低。國家對引進外資限制將更放寬,這均將對我國造紙行業有較大影響。

    “入世”后我國進口關稅將再降低,對國內所有造紙企業都會有影響。根據1998年調整后的海關進口關稅稅率資料,我國紙張產品平均關稅在20%左右,最高為45%,最低為10%,但目前國際上大多數國家紙張平均關稅水平5—6%左右。由于進口關稅降低,國內市場上進口紙張價格將會調低。這對國內所有企業都會增加一定壓力。不過因各企業情況不同,產品不同,所受沖擊程度也不相同。一些老企業產品質量趕不上進口產品,成本高在價格上又缺乏競爭力,壓力將會加劇。有人估計“入世”后我國造紙企業受沖擊面將達60%失業下崗人員將有70萬人左右。這不得不讓我們更大關注。

    由于國內紙張消費市場的巨大潛力,“入世”后國家將對引進外資進一步給予優惠政策,放寬限制,定會更吸引外資來華辦廠。近年來已有不少國際紙業集團先后在國內建成一批裝備達到當今世界先進水平大型紙廠,生產規模大,又帶來了先進技術和管理,生產高質量、高檔次產品,替代了進口,又滿足了國內市場需求,并大大推動我國造紙工業現代化進程。因這些企業的建設,還增加了國家稅收,解決就業機會并帶動許多相關行業的發展。為加快我國現代紙業發展,我們正迫切需要大量資金和技術。若能吸引更多國際資本和先進技術向中國轉移,確是良好機遇。當然,這也會對國內一些現有企業有一定負面影響。

    我國造紙工業今后出路選擇

    我國造紙工業發展前景良好。在我國經濟發展進一步騰飛的重要階段,面對經濟全球化總趨勢和我國即將“入世”新形勢,為使我國造紙工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我認為我們應該抓住時機,結合國情,認真研究我國造紙工業今后加快發展道路,我提出幾點意見和看法,供大家探討。

    (一)造紙工業是與資源、環境關系極為密切的行業。保護和改善環境是我國一項基本國策,長期以來,我國造紙工業的生產廢水對環境破壞相當嚴重,污染環境程度在社會上造成極壞的印象,這固然和歷史條件及客觀原因有關,限于我國森林資源少,我們企業規模又小,在以草漿廢水治理污染方面,還有一定難度。但主要還是我們環保意識不強,主觀上重生產、輕治理。因此,我認為我們企業和科研單位下大力量組織技術攻關,認真解決草漿廢水污染治理的難題是當前一項迫切任務。國家各級行政機關須大力正確引導和加強監督執法力度。從長遠看,為發展我國現代造紙工業,我認為還須向以木材為主要原料轉變,這也因為世界造紙發達國家對木漿造紙的污染治理,在技術上比較成熟,污染問題己得到較好解決?墒,我國是森林資源貧乏,木材比較短缺的國家,加上最近國家為保護森林資源,改善生態環境,又作出對森林限伐、禁伐規定,人們不禁會問,現在是否還再提出我國造紙主要原料應向木材轉變?從國際的成功經驗證明,大力造林,特別是科學培育速生豐產林,有計劃建立造紙原料林基地,既發展了林業生產,造紙工業也獲得可靠的原料來源。林興紙旺。林業和造紙業都能相互促進發展。這樣不僅沒有破壞森林資源,相反卻保護了森林資源,改善了生態環境,達到可持續發展要求。同時現代造紙工業的技術進步,不僅減少了排污和治理了污染,同時還做到節約資源、節約能源和改進產品的性能效果。因此,要加快我國造紙工業持續、健康發展,首先必須堅持以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作為指導原則,走堅持保護環境、保護資源,實行可持續發展道路。

    (二)應該肯定我們必須盡最大努力,依靠自己,加快發展生產來滿足國內市場需求。要加快發展必須努力增加國內造紙生產能力。目前,國家正在制定“十五”發展計劃和未來15年遠景規劃,也提出要新增一定生產能力。我認為落實所需資金是關鍵。我們造紙行業,尤其是現代造紙工業,建設投資很大。有關部門測算表明,依據市場消費需求,到2015年需投資約5000億元,如此巨額資金如何解決?當然像過去完全靠國家投資,根本不可能,再走向銀行貸款的路子,向銀行貸款也不容易,企業還要背上巨額債務包袱,也不一定走的通,F在不少同志提出,在目前情況下,應積極探索多渠道籌集資金,包括大力引進外資,努力擴大利用民間資本,走產融結合道路。這是條好出路。一個一個單個企業自己想辦法,采取不同方式,也許個別企業能解決自己問題,但從整個行業來說,如何對產融結合這條路全面組織規劃實施,應是當前國家有關部門很好研究的首要課題。

    (三)加快行業結構全面調整和產業升級,努力縮小與國外差距,是當前我國造紙工業加快發展一項重要舉措。國家有關部門針對我國造紙行業現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也己制定出總體方案和思路,重點是調整原料結構、產品結構,企業規模緯構和加強污染治理并提出相應的主要措施和政策建議。內容正確全面,我認為關鍵是如何能使這些思路、方案扎扎實實得到有效貫徹實施。特別是其中對原料結構調整,應是重中之重。我們知道造紙原料是造紙工業發展的基礎,解決好我國造紙原料結構問題關系到我國造紙工業的戰略發展,為發展我國現代化造紙工業,調整原料結構應向以木材為主轉變,推動林紙一體化,實現林紙結合,這是一條成功之路,必須引起國家有關部門重視解決。

    (四)深化企業改革,使企業換發出生機和活力。面對市場的激烈競爭,企業是主體,必須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每個企業最好應對本企業今后整體發展戰略進行研究。面對現實,深化改革,加快制度創新,充分發揮自己優勢,揚長避短,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加速科技創新,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加快技術更新改造。同時,要認真加強內部管理,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產品質量,生產市場滿意并有需求的產品,有條件的企業應努力開發新產品,以提高市場競爭能力。在激烈市場競爭中,企業“不怕戰術上出錯,就怕戰略上出錯。不怕操作上失誤,就怕決策上失誤”!敖窈鬀Q定企業在競爭中成敗的最重要因素,不是產量,也不一定是生產規模,而是利潤”。許多企業在這方面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很值得我們許多企業記取和參考。

    (五)寄希望于國家對我國造紙工業進一步給予重視、關心和支持。這些年在國家的關懷下,特別是去年國家在技改貼息貸款、債轉股等方面給我們造紙行業優惠待遇和政策,使一些企業能加速升級,進行技術改造和擺脫困境,現再提出以下幾點建議,請國家研究。

    (1)有關造紙原料結構調整問題。

    長期以來,我國造紙原料結構不合理,應盡快調整為以木材為主,大力發展木漿造紙,走林紙結合的發展道路,促林興紙旺。這個問題談論十多年了,現在各方面都己取得共識,但因這項工作涉及面廣,有工業、林業、財政、稅務,土地等許多部門,情況復雜,政策性強,難度較大,需各部門共同參與,積極配合,決不是造紙行業一個部門所能推動,因此,至今遲遲進展不快,我認為如果國家不直接領導、協調和政策干預,恐難實現。

    (2)有關造紙建設資金問題。

    造紙工業是資金密集型產業。資金不足是制約造紙行業發展的關鍵,F在大家都一致認為只能從國內外多渠道融資,探索產融結合道路。但能否在短期內使這項急待解決的工作得到有效落實,我認為沒有國家直接指導全面規劃幫助安排,實現將有很大困難。

    (3)探討造紙行業新管理體制模式和制定造紙發展國家戰略問題。

    我國造紙工業屆傳統工業,但它是一個頗具特點的產業。和一般日用消費品工業不同。它與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關。它是與實現國民經濟發展目標有密切關聯的產業。因此它應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之一。我認為國家對它應給予強有力的領導和更大支持,在我國市場機制還沒完全發育成熟時期需作為重點加以管理的支柱產業。究竟采用什么管理體制模式,大家可以探討研究,生產關系要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上層建筑一定要適應經濟基礎。但如目前我國造紙行業這種管理體制模式,很不適應。有人提出“再造我國造紙工業管理體制”的建議,我很贊成。請國家有關部門認真研究。同時,我們呼吁國家應把我國造紙工業作為未來二三十年的戰略產業,應由國家組織盡快研究制定中國現代造紙工業發展的 國家戰略,并把它作為國家整體發展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確定明確的戰略發展目標,確定產業扶持政策,制定能促進它振興和發展并能有效落實的措施,以使我國造紙工業能更充滿活力,持續健康、快速向現代造紙工業方向發展。

    綜上所述,在這新千年伊始,我國又即將“入世”特別是國家正在組織制定“十五”發展計劃和未來15年長期規劃的重要時刻,讓我們把握時機,冷靜思考,認真研究我國造紙工業發展道路,為促進我國造紙工業加快實現現代化作出最大努力。

專家簡介
胡宗淵
 
簡介: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1926年生于江蘇淮安,1949年7月畢業于天津國立北洋大學工程院化學工程學系,先后在天津造紙總廠、黑龍江省佳木斯造紙廠、福建省青州造紙廠工作。曾任天津造紙總廠技術員,制漿車間副主任;佳木斯造紙廠制漿分廠副廠長兼工藝師,制漿車間主任,總廠生產調度室主任兼總工藝師;福建省青州造紙廠副總工程師、廠長。 1974年至1998年,在中國輕工業部和輕工業總會工作。先后任輕工業部造紙局副局長,外事司司長兼中國輕工業部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公司總經理。退居二線后任輕工業部技術顧問,輕工業部議事會參議,輕工業部科技委顧問,中國輕工總會技術顧問。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獲先進科技工作者稱號。1990年中國科協第四屆全國委員會委員,1993年全國政協第八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專家委員會委員,第三屆中國造紙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現任第四屆中國造紙學會顧問,華南理工大學制漿造紙工程學科顧問教授,天津輕工學院顧問教授,江蘇省鎮江市人民政府科技顧問,國家輕工局優秀高級工程師評審委員會委員。  
 
 
公司簡介 | 本站動態 | 服務條款 | 版權條例 | 免責條款 | 聯系方式 | 公司招聘 | 意見反饋
Copyright @ 2000-2004. JingHua Paper Inform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紙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